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钠本质上不是同一种产品。
透明质酸,俗称HA,天然存在于人体内,广泛分布于眼部、关节、皮肤、脐带等人体组织中。源于人体物质的固有属性,也保障了其应用的安全性。透明质酸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,能吸收约自身重量1000倍的水分,是国际公认的最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。透明质酸还具有润滑性、粘弹性、生物降解性、生物相容性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。例如关节的润滑、眼部的湿润、伤口的愈合,背后都有透明质酸“功臣”的身影。
不过,透明质酸有一个“缺点”:人体内的透明质酸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。数据显示,30岁时,人体皮肤中的透明质酸含量只有婴儿期的65%,到60岁时则下降到25%,这也是皮肤失去弹性和光泽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因此,透明质酸的充分利用和广泛应用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驱动和发展。
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钠都是大分子多糖,保湿性非常强。透明质酸钠是透明质酸的钠盐形式,比较稳定,渗透性强,更容易渗透吸收。
但大家习惯性地把透明质酸钠称为透明质酸,造成很多误解,区别在于两者由于结构上的差异,产品性质存在较大差异。
透明质酸的PH值为3-5,透明质酸的PH值低导致产品稳定性差,生产工艺也比透明质酸钠,且PH值低呈酸性,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限制了产品的应用,因此在市场上并不常见。
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可以以钠盐的形式存在,进入人体后被还原为透明质酸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透明质酸钠是“前段”,透明质酸是“后段”。也可以这样解释:透明质酸钠是把钠盐穿在衣服上的物质,真正补充到人体并发挥作用的还是透明质酸。
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性质稳定,生产工艺成熟,PH接近中性且基本无刺激性,分子量范围广,可以生产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产品,因此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我们常见的化妆品和食品宣传中的透明质酸、玻尿酸等其实都指透明质酸钠。
因此在大多数实际应用和产品中,HA=透明质酸=透明质酸钠。
发布时间:2025年4月25日